用数据告诉你,称羽毛球为“运动之王”绝对是实至名归!
很多人认为羽毛球是一种强度不大的运动,但其实在球拍类运动中,羽毛球的强度最大。据统计,高强度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率可达每分钟160-180次,中等强度羽毛球运动员可达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羽毛球运动员可达每分钟100-130次。
所以羽毛球虽然男女老少都适合,但是运动量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年龄、体质、运动水平以及场地环境的特点来决定。长期的羽毛球运动可以使心跳变得强劲有力,增加肺活量。同时也是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有氧大于无氧)。一场势均力敌的羽毛球比赛,会让一个运动员的体重平均下降2kg左右,体力消耗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称羽毛球为“运动之王”是绝对当之无愧的。
数据告诉你职业羽毛球运动员有多棒: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常见的球类运动有30多种,仅北京奥运会就有11种球类运动。但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在同样的时间内,羽毛球的体能消耗是惊人的,丝毫不逊于篮球、网球等。
羽毛球的比赛时间不到网球运动员的一半,但跑动距离是网球运动员的两倍,击球次数几乎是羽毛球运动员的两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网球比羽毛球场大很多,但是羽毛球运动员的跑动距离更多,因为网球运动员通常在底线附近来回跑动,所以上网的机会更少。在羽毛球比赛中,球员们在球场上飞奔。
目前国内中超球员平均跑步距离为7000米;在一场双方都得了几百分的NBA比赛中,球员的平均跑动距离在3500米左右,可见羽毛球在跑动距离上是可以媲美足球的。
300多种姿势变化,上菜速度最快:
据统计,在一场45分钟的比赛中,羽毛球运动员要在身体位置调整90度以上的情况下做出300多个动作。
目前网球发球速度世界纪录是美国大炮罗迪克创造的225km/h;目前羽毛球的最高杀速是由中国选手傅海峰保持的343km/h。
双打有更多的锻炼:
与单打相比,羽毛球双打的移动速度更快,打击力度更大。双打时,20秒内的命中数是15。也就是说,在45分钟的比赛中,两名选手的总命中次数达到2025次,每位选手的命中次数超过1000次。
假设总出手数的50%需要重打。一场比赛下来,每个球员用力击打500次以上,每个球的飞行速度超过每小时289公里。
80%的时间在做换挡和跳跃;
乒乓球、网球等。不要求运动员起跳;排球虽然需要大量的跳跃,但是跑动距离非常有限。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80%的时间都在做急停、急加速和急转弯,在球场上的移动击球过程中还要做频繁的跳跃。这种跳跃虽然比篮球、排球运动员小,对高度的要求也略低,但对速度的要求却比后者高。
因此,羽毛球下肢弹跳的运动结构特点是膝关节力量幅度相对较小,对踝关节快速爆发力要求较高。
在单场比赛中,球员通常会击球数百次以上,击球速度几乎是网球比赛中最快发球或职业棒球联赛中最快投球速度的两倍。100支以上的安打需要大幅度的摆臂,大大超过了一个职业棒球联赛的摆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