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羽毛球,最近两年球员“单飞”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继东京奥运冠军安赛龙之后,日本大名鼎鼎的渡边永达也宣布自己是自由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名将走上自由球员的道路,世界羽毛球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安赛龙
在最新的世界羽联排名中,男单前十名中有多达三名自由球员。他们是奥运冠军安瑟伦、日本一哥桃田贤斗和被视为李宗伟接班人的马来西亚名将李子佳。东京奥运会后,阿塞洛宣布退出丹麦羽毛球队,正式开始自由球员之路。自由球员和国家队球员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羽毛球协会。当然,脱离羽协的控制,也意味着运动员自己负责一切,无论是训练还是参加比赛,获得的所有利润,包括奖金和赞助,也属于运动员自己,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选手。
其实早在四年前,因为个人赞助和国家队赞助的纠纷,与丹麦羽联闹矛盾的安赛龙就有了“单飞”的想法,而东京奥运会的夺冠也让他有了单飞的信心和资本。继安赛龙之后,马来西亚羽毛球男女单打的新生代领军人物和吴,也在今年年初宣布退出马来西亚羽联。为了阻止两人单飞,马来西亚羽毛球协会以禁赛相威胁,但最终结果是双方和解,和吴获得自由。就在几天前,日本双打名将渡边永大步男单一哥剑斗田涛和女单名将奥原的后尘,成为自由球员。此前,2016年里约奥运会混双银牌得主吴和陈炳顺,以及男双银牌得主吴和陈伟强也成为了自由球员。不难看出,自由人已经成为羽毛球名将转型的新趋势。
虽然名宿也加入了职业化的浪潮,但是离开羽联意味着需要自己解决训练和经费的问题。对于自由球员来说,大部分资金来自比赛奖金,能正常参加比赛就不错了。但是一旦受到类似疫情的影响,随着事件次数的减少,收益变得没有保障。离开羽联后,如何保证高水平训练的问题同样棘手。在没有高水平赛事的情况下,只能在训练中寻找高水平的对手,以保证训练的质量和对抗的强度。
十多年前,陈红成为中国第一位羽毛球单飞运动员。但经费有限,训练强度不够,导致了当时世界第二的选手的没落,最终销声匿迹。现在,面对经费和训练两大难题,奥运冠军安瑟伦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首先,安瑟伦退出了丹麦国家队,搬到了阿联酋的迪拜,拒绝从国家队获得他的锦标赛收入,同时避免了丹麦的高额税收。在最大限度保持个人收入的同时,他在迪拜设立训练营,邀请印度选手拉克希亚、新加坡选手罗建友等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陪练。结果安赛乐的水平不降反升,几个陪练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如去年的世锦赛,罗建友作为陪练,首轮淘汰了自己的老大安赛龙,最终夺冠。疫情之下,像阿塞洛龙这样逐渐自掏腰包培养后援队伍的球员还是少数。对于更多获得了自由的职业选手来说,单飞之路可能并不平坦。